快捷导航

养废一个孩子能有多简单

2020-4-3 09:16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4335| 评论: 0

 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一句话,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。


  我们经常在公众场合遇到一些父母情绪失控教育孩子的场景,孩子一边在哭,爸妈一边在吼叫的画面。


  很多父母说:我也知道大吼大叫不好,但是火上来了,压抑不住必须得吼一声。好像吼的时候孩子就听话了。


孩子之所以不对你吼是因为他认为他吼不过你,或者是他打不过你。等有一天他认为他可以吼你,或者认为能打过你的时候,他就开始反抗了


研究家庭教育很多年,有几个感受:
■ 第一:干什么事都比较容易成瘾。(比如:打篮球成瘾、玩游戏成瘾、听音乐成瘾,甚至是学会抽烟喝酒成瘾);
■ 第二:孩子在青春期叛逆,离家出走,对父母大喊大叫或者做一些过激的事情。而容易成隐的孩子性格大多是和父亲的关系不太好;
■ 叛逆的情绪则是跟父母的关系不好父亲自制力差,孩子就比较容易上瘾母亲情绪差,孩子就比较容易叛逆


1

那如何不吼不叫,
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呢?


关于吼叫,我们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对孩子吼过,素质再高的人也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,包括我在内。


记住,你不是一个人在“战斗,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都存在这个问题。即使你没有,那你身边的人也会有大吼大叫的问题。


其实在这里我想说吼叫有的时候是有用的。
比如:孩子过马路的时候没有看到汽车,你大吼一声可能让孩子本能的退缩回来了;
半夜看到一个小偷在偷东西,大吼一声,可能就把小偷吓跑了。


当孩子面临危险或者出于紧急关头的时候,父母的吼叫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,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吼叫的。但是跟孩子沟通的时候,用吼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。


在这里,我结合我的研究以及最近读了一本书《读懂孩子的心》,与大家做个分享,他提到要找到外部触发器,也就是那个关键按钮


吼叫通常有一个关键按钮。


所以,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个关键按钮是什么,而且要针对这些关键按钮做一些相应的练习,才能慢慢地远离下一次吼叫


很多人在碰到这个关键按钮后直接就吼叫,这样的话他就直接掉进了第2步骤。


这就是你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烦恼,你自己让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变得消极,然后你让这个消极的想法不断地自我升级。


最后借助这个关键按钮,一下子爆发出来了。


2

那怎么样改变自己消极的想法
不断升级这个习惯呢?


首先要把自己情绪变化的过程记录下来。记录和感受是一个减少发怒的方法。


就像美国作家威尔·鲍温写了一本书在全世界很畅销,叫《不抱怨的世界》,他说,每抱怨一次、发火一次,就要把手环从左手放到右手再发火。


如果还没忍住那就从右手再倒回来左手


作者一开始测试的时候,他发现一天竟然来回倒了几十次,那么通过半年、一年的训练,他长达半个月一次都没有换过


这个测试非常有效,我在给孩子们讲课的时候,我也给他们讲过这个工具,我自己也尝试过,建议大家尝试一下。


有句话非常重要,分享给大家,无论你是否能看得见自己,你的孩子始终在观察你。


大吼大叫无助于孩子养成好的习惯,当父母朝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,孩子其实根本就听不进去,不妨想一想我们小时候被父母吼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。


人只要发怒的时候智商就是零。所以在发怒的时候不要说任何话,发怒时候说的话就是伤害别人的话。


3

“吼叫”背后的核心是什么?


第1个原因:来自遗传

吼叫就像疾病一样也是遗传的,我们都说脾气暴躁的父母很难教育出来一个平静的孩子。

第2个原因:迁怒于人

很多父母生活压力、工作压力很大,就很容易把怨气发在孩子身上,这就是典型的欺负弱者。


父母一定要修炼好自己的气质和修养,我们跟孩子之间永远不是敌我矛盾,应该用互相尊重的方式。

我已经对孩子吼叫了怎么办?

那就要做好吼叫之后的补救措施,学会真诚地道歉。


4

什么是真诚地道歉呢?

1
第1步:表达后悔

你可以这样说,“妈妈昨天打完你以后,觉得特别后悔”。
2
第2步:表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

你可以这样说:“妈妈错了,不应该打你,是妈妈的修养不够,妈妈觉得很内疚”。表达心情。
3
第3步:给孩子一个补救措施

你可以说:“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,妈妈承诺不会打你了,为了弥补,妈妈陪你去迪士尼玩一天”。或者,让孩子玩手机,玩两个小时,这叫补救措施。


有了这三个步骤那才叫真诚、有效果的道歉。


世界的和平始于家庭。很多坏人,就像那些恐怖分子,他们一出生就从小被种下仇恨的种子,这些人长大了也会以暴力来解决问题。


所以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们,一定要学会平静地处理问题。愿我们都能学会不吼不叫,做一回平静的父母,培养出平静的孩子。

今年的寒假格外漫长,在这个特殊时期,父母和孩子难得整日相伴。

可相处的时间越长,我们对孩子的容忍和接纳度也越低。原本尚能忍受的小错,如今却容易让我们气急败坏。

当孩子不如己愿时,一些口不择言的话,就这样脱口而出。

“要不是为了你,我和你爸早就离婚了”“不准哭,再哭就不要你了”“我这都是为你好,不知好歹”……

这些父母随口而出语言,像根尖刺深深扎进孩子的心底,痛苦慢慢在孩子的内心生根,发芽,扩散,留下终身无法痊愈的伤疤。

下面是最伤孩子的4句话,提醒父母们一定要嘴下留情,不要再去伤害孩子了。

再哭,我就不要你了

我这都是为你好啊

我那么辛苦,都是为了你

早就告诉过你,你非不听

添加老师微信

教学老师

教务老师

咨询电话:

0318-2188865

机构地址: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和平路与榕花街交叉口金辉大厦226

邮编:053000 Email:minde0318@163.com

Copyright   ©2021-2025    ( 冀ICP备16003458号 )|网站地图|冀公网安备 1311020200122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