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作息表,图源网络。 据澎湃新闻报导,1月29日,有自称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学生的人反应称,寒假期间学校放置了网课的作息表,课程从早上5点半一直上到晚上10点。他提供的作息表显示,早上5点50分隔始早读,中午12点休息;下午2点开始上数学课,晚上7点吃饭;晚上8点到9点半,为各科目答疑时间。另外,还有学生称,学校要求开监控学习。 对此,该校一名工作人员否定存在学生反应的情况,称“没有这种情况,得核实一下”。而衡水市教育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暗示,他们接到了相关举报,已放置摆设去措置假期上网课的事情,让相关科室联系了学校,目前正在措置中。 核实有没有学生反应的情况,其实其实不难。可该校工作人员却在没有核实之前,就直接否定学生反应的情况,那难道是学生自己弄了一份假的作息表,来“污蔑”学校? 实际上,在“衡水模式”已经闻名全国的布景下,近年来一直有衡水本地高中的学生举报学校在假期中违规补课,这一次举报也其实不稀奇。 值得注意的是,对学生假期“朝五晚十”式补课以及安装摄像头监控学习的做法,也有“画风不合”的解读。一些人认为,学校这样要求学生,是对学生“最负责”的态度。如果把整个假期都交给学生“自由放置”,“自由”的结果可能就是落后于人,让其他人“超了车”;而安装监控是在催促他们学,谈不上侵犯隐私。 这些解读,就是“成功学”的老音调,即为获得高考的成功,可以不择手段,不管学生的身心健康,也不考虑学生的人格尊严。当这种“成功学”论调在与“高考改变命运”,尤其是不发财地区学生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,就给了过度补课模式某种现实合理性。 但非论怎么将这种模式合理化,都无法改变其违规办学、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事实。依照国家的规定,中小学是不克不及利用寒暑假进行违规补课的,而学校给学生放置作息表,给学生上网课,其素质就是违规补课,把寒假时间视作平时学习时间。哪怕学校没有这么夸张的作息表,就是用半天时间给学生上网课,也有违规补课的性质。 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的寒假网课,被有的学校解释为“停课不断学”,就如去年寒假,学生还在放寒假中,就有处所教育部分、学校启动“停课不断教,停课不断学”,这是以“停课不断学”为名,给学生违规补课。 呈现这种情况,根源还是在于基础教育存在的严重应试倾向和功利化倾向,学校要求学生依照精确到分秒的作息计划,全身心投入学习,而处所教育部分对“超前教学”、“违规补课”,则睁只眼闭只眼,因为这种高强度应试学习、训练,正办事于处所的升学政绩。 但需要明白的是,假期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,进行自主学习,与学校统一放置,是不合的。对寒假违规补课,包含上网课形式的违规补课,必须依法进行措置。 去年,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鼎新总体方案》提出,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。而对处所政府对违规办学视而不见,纵容学校失落臂学生身心健康抓升学率的做法,该方案还明确,要“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、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,依规依法问责追责。”衡水二中违规补课的做法一旦查实,就要依照相关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,厉行依法治教,不克不及轻纵。 □熊丙奇(教育学者) 编辑:王言虎 实习生:祁倩倩 校对:刘军 来源:新京报 |